歲序更替,華章日新
送別跌宕起伏、飽含汗水與收獲的2021
迎來步履鏗鏘、充滿希冀和期待的2022
面對“十四五”開局之年
園區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決策部署
換檔提速,奮勇爭先
吹響“創新創業”沖鋒號
擘畫“產業集聚”新藍圖
時間無跡,奮斗有痕
現在
讓我們一起在回顧2021年的閃光足跡
見證累累碩果……
2021年大事記
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韋一玉來園交流
華中師范大學校長郝芳華一行來園調研
園區緊抓疫情防控,有序組織疫苗接種
海螺集團海萃工業制劑有限公司在園開業投產
協同創新研究院當選蕪湖市企業服務聯盟理事單位
園區通過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復評
蕪湖市委書記單向前來園調研
園區在蕪湖市組織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中考核優秀
安徽省第八屆工業設計大賽“鏡湖杯”都市智造專項賽頒獎儀式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題培訓班圓滿舉辦
園區蕪湖書房·礱坊書苑正式對外開放
鏡湖區委書記郝代偉來園調研
協同創新研究院獲批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服務機構
時間就像一條射線
它從某一點開始
義無反顧地前行
回顧2021年
大礱坊科技文化園關鍵詞
新/鮮/出/爐
【喜迎建黨一百周年系列活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園區積極開展“喜迎建黨一百周年系列活動”。
園區發揮黨建帶頭示范作用,切實做好以“五個引領”為指導,深刻踐行“五位一體”理論體系,助力企業健康快速成長。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園區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園企業實現營收超十億元,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
【喜迎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一】“學黨史 · 知黨情 · 跟黨走” 主題黨課紀實
【喜迎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二】“眾心向黨,自立自強” 2021年鏡湖區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知識競賽活動
【喜迎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三】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文藝匯演活動
【喜迎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四】礱坊黨支部組織觀看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喜迎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五】“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主題全國科普日活動
紅領引航 關鍵詞:品牌、志愿、高素質
強機制抓運轉:2021年園區舉辦黨團建設活動14場;組織包括捐款、捐防暑物資等志愿服務28次,實現精準幫扶。園區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科技創新相融合,促進園區經濟社會指標高質量發展。
強載體創品牌:榮獲安徽省“小個專”黨建工作示范街(區);園區被團市委選為具有代表性的“紅色地標”,成為全市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打卡地”。園區黨委依據“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原則,夯實“紅色園區”根基,爭創優秀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強隊伍提素質:園區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加強園區黨員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2021年園區新產生區黨代表1名、人大代表2名、優秀黨務工作者1名、優秀共產黨員1名;2021年,礱坊黨支部共計培養考察入黨積極分子3名,發展對象1名,預備黨員1名。
疫情防控 關鍵詞:動員、接種、常態化
疫苗接種有序推進:截至2022年1月6日,全園累計開展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種8次,參與人數近1600人次。全園疫苗接種率99.25%,加強針應接種人員到期接種率98%。
線上宣傳與線下動員:2021年,園區通過微信平臺、網站及時發布疫情防控相關政策、通知文件及疫苗接種點等動態信息;線下組織區衛健委、醫院等專家領導開展疫苗接種答疑,及時開展疫苗集中接種、核酸檢測等工作。
疫情防控常態化:園區嚴格落實區疫防指等部門發布的疫情防控規定,嚴格執行“雙碼核驗+測溫+登記”模式管控進出人員,對特定場地重點消殺,安排安保人員流動巡查,多舉措筑牢全園區安全防線。
5月14日,新冠疫苗接種會議宣傳在園召開
6月3日,組織園區企業職工接種新冠疫苗
7月26日,組建園區臨時核酸檢測點
8月13日,組織園區企業職工在園接種疫苗
8月20日,聯合大礱坊街道再次組織園區企業職工接種疫苗
2022年1月6日,組織園區企業職工接種加強針
經濟社會效益 關鍵詞:營收、四送一服
經濟效益:2021年全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稅收3200萬元,其中收入超過億元的企業有3戶,規模以上企業8戶。
社會效益:園區2021年帶動就業超1000人,為企業招聘職工124人,確保園區企業正常經營。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21年園區聯合政府各部門開展“四送一服”系列活動25次,為園區企業“送來”財稅、金融、政策、法律等服務,全力做好園區企業的“娘家人”。
科技創新 關鍵詞:高企、替代進口
科技創新成果:2021年園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戶,雛鷹計劃企業1戶,科技型中小企業44戶,授權知識產權82件,安徽省新產品2個。
海螺集團海萃制劑公司質量智能控制耦合新材料打破了對國外的技術依賴,替代進口;蕪湖純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TOKIT廚幾AI多功能料理機榮獲2021年金物獎技術創新獎。
產業集聚 關鍵詞:科技、產業集聚高地
2021年園區新入駐企業31戶,加入了海萃制劑、帷山文化、綠圖設計、源致材料、三聿等新鮮血液。目前園區初步形成以工業設計、信息技術、生產性經營服務平臺為核心的業態,爭創產業集聚高地。
創新創業 關鍵詞:賦能、雙創、產學研
創新創業成果:2021年園區舉辦68場雙創活動,1200余人參與,其中行業交流26次,創業輔導21次 ,產學研15次,輔導企業450戶。
2021年園區與安徽工程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等高校召開產學研交流會,深化校企合作,多措并舉,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舉辦就業創業、產業政策、項目輔導等活動,全面提升在園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工業設計 關鍵詞:賦能、鏡湖杯
大賽成果:為加快都市智造產業發展,促進“4+5”城區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園區舉辦三屆工業設計大賽,第三屆“鏡湖杯”歷時近5個月,得到全國100余所高校及企業的大力支持。大賽參賽人數1000余人,征集到924件作品,評出127項獎項。“鏡湖杯”專項賽參展安徽省第八屆工業設計大賽頒獎成果展并獲得“優秀申辦單位獎”。
大賽影響力:大賽得到安徽經濟報、蕪湖市人民政府、蕪湖日報、大江晚報等官方媒體的報道,大賽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進一步提升全區工業設計水平,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品牌建設 關鍵詞:省級、成效、范圍廣
園區高度重視品牌建設,以品牌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2021年品牌建設再上新臺階,園區對外宣傳平臺點擊量突破10萬次,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媒體宣傳:2021年園區微信公眾號累計發文126次,累計閱讀量達34152次,單篇最高閱讀達2024次,網站累計更新169次,發布內容輻射全網。
媒體報道:2021年園區活動受到省、市、區官方平臺與媒體報道次數達95次(不包括社會媒體與自媒體),其中安徽經濟報、蕪湖市人民政府網站、蕪湖日報、大江晚報等媒體多次報道。
公共服務 關鍵詞:服務、公益、責任
園區秉承“用心服務,孵化未來”服務原則,為企業開展政務代理、創業輔導、信息發布等服務451次,服務人數超3000人。園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連續兩年為望江縣捐款,助力當地鄉村振興;向金馬門消防救援站和園區臨時核酸檢測點捐獻防暑物資230件,彰顯企業社會擔當。為26戶企業發布招聘信息55次,招聘到位124人。全年開展物業服務135次,為園區企業提供安全、衛生的辦公環境。
盤點是為了更好地總結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藍圖繪就,眾志成城。逐夢惟篤行,奮進正當時。2021年,大礱坊科技文化園開啟了創新發展的新征程,譜寫了勇立潮頭的新篇章。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22年,園區將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中汲取前進力量,重整行裝再出發,接續奮斗、勇往直前,全力做好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錨定目標、矢志不渝,統籌規劃,昂首闊步,一往無前!